综合办公

电话咨询

0731-8549898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移动二维码

移动二维码

移动二维码

返回顶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湘植新闻 > 园内动态

绿色星城 生态长沙(转)

2012-09-17 来源:原创 浏览量:2604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长株潭城市“绿心”重点保护区,要率先落实《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加快推进长沙“五化二率先”战略,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奋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着力提升长沙竞争力,切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长沙是一座驰誉中外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革命圣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长沙更是一座具有山水洲城这样得天独厚资源的美丽城市,这是我们祖先和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近几年来,长沙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实施了湘江风光带绿化提质、“一江六河”两岸绿化、橘子洲提质改造和岳麓山周边及“两山一湖”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大批工程,长沙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

     长沙市副市长黎石秋: 全市要乘着“中国?长沙首届自然生态博览会暨中国(望城)第四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的东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加速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着力实施“绿色城区、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绿色庭院、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产业和绿色文化”等八大建设工程,全面展示长沙自然生态环境之美,让全市人民享受更多的绿色发展成果。

     岳麓书院书声朗朗,千年回荡,岳麓青山忠魂成虹,巍峨大气。在湘江岸边有这样一方热土,长沙星自古应照之地——星城长沙。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绿心部分,长沙正引领着长株潭城市群,在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康庄大道上飞快前行。走进长沙,一个个绿色增长的建设场景,一幅幅绿色发展的巨型效果图,述说着星城的蜕变。长沙,蕴涵着向上生长的绿色力量,在三湘大地上创造着奇迹;长沙,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启着崭新的绿色生活。

     2006年,长沙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08年至2011年这短短5年时间,长沙市又相继捧回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

     放眼全国,一座城市在绿色建设上摘取一块国家级奖牌已属不易,长沙短短几年连摘五块沉甸甸的“绿色”奖牌,频频夺牌的背后有何奥秘呢?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绿色”奖牌的背后,是长沙市委、市政府精心规划、精细建设、全民参与、社会共创的结果,真可谓是:“星城绿化气象新,天时人事日相催”。

     绿色,是山的生命;山,是绿色的灵魂。

     绿色,是水流淌的音符;水,是绿色的源泉。

     绿色,是洲灵动的坐标;洲,是绿色的眼睛。

     绿色,是城市的姿韵;城,是绿色的畅想… …

      绿色规划篇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长沙首次跻身于国家级改革试验区的平台。“先行先试”的长沙毅然走上了“生态先行”的发展大道。长沙市林业局局长周庆年介绍说:“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城乡统筹绿化就会落空。”建设未动,规划先行。敢为人先的长沙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科学构筑城乡绿色体系。《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长沙生态市建设规划》、《长沙市绿线保护规划》、《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专项规划》……随着一批高起点编制的专项规划出台,《关于贯彻<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精神 推进长沙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意见》的深度谋划,长沙决心下一盘城乡绿化的大棋。

     “显山”、“露水”、“透绿”,放大“山水洲城”特色!长沙两型城市建设“不挖山、不填水、不砍树”,按照“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城市空间构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打造“两轴、两圈、四带、五廊、五楔、八园”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从宏观上构建起复合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城乡绿色生态体系。

     绿色建设篇

     按照“森林进城、园林下乡”的要求,坚持“城区园林化、城镇森林化、村庄田园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江河林网化”的建设思路,全面推进以绿色城区、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绿色庭院、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建设。

     城区:以绿化美化为重点,长沙大力实施“拓城、通路、治污、治水、增绿、添景”工程,近五年,市区新增公共绿地850万平方米。建城区以长沙主城区以及所辖县(市)区政府所在地的城镇为重点,加快街景绿化、社区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和彩色绿化,推动公共绿地和单位绿化建设。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整治复绿,加快社区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长沙89条城市主干道绿地率达25%;75条城市次干道绿地率达16%,社区绿化覆盖率达35%,机关、学校、医院、部队营区等单位绿地率达41%。从2009年6月长沙城区首个社区公园——树木岭公园建成开放以来,短短三年,长沙各类街头游园、社区公园达300多个,这意味着在长沙24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不到1平方公里就有一块公共绿地和公园。对新城规划区内林地实行保留征收,开发建设禁止乱挖山填水。

     集镇:突出公共绿地、农民集中居住区绿地建设和街道绿化、休闲广场(公园)绿化,加强集镇周边山林和生态防护林建设,近郊集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2.08%。长沙县板仓小镇、浏阳市大瑶镇、岳麓区莲花镇等十多个镇已成为集镇绿化的典范。

     村庄:着力抓好乡村集中公共绿地和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以及农田林网建设,全市65%的村庄建有集中公共绿地或村庄公园。如今,像望城区光明村、宁乡县关山村、浏阳市沙龙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绿色村庄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舍错落有致,农田林网相互交融,村外林木环绕、村内绿化成景,风光怡然,美不胜收庭院:注重美化、靓化,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科学栽种树木、果林、花草、蔬菜,倡导全市农户推行庭院绿化、美化、林果化。长沙县跳马乡、浏阳永安镇,家家栽花木,户户搞园林,农民群众既鼓了腰包,又美化了家园。

    江河通道:突出公路、铁路、河流两岸披绿,全市国道、省道和县道绿化率达到83.14%,京广、石长铁路两厢绿化率达98%,湘江长沙段、浏阳河等7条河流两岸绿化率达98%。湘府路、金星大道、开元东路、长浏高速、机场高速等两旁绿化实现了车移景异,已然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生态屏障:以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为重点,近五年,全市共完成环城林带、江河风光带等林带建设139.89公里,建立国省级以上森林公园7个、湿地公园3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达到16个。在远郊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长防林为主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快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近五年,全市共完成人工营造林41万亩,封山育林300万亩。目前,全市9个区县(市)有8个通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

     绿色管护篇

     认真落实《森林法》、《长沙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了城区以园林、城管,农村以护林员队伍为主体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防止了乱砍滥伐林木、乱占用林地和乱推山填水。

     在城区,要求单位、门店对临街树木和绿地实行包植造、包养护、包管理;在公园广场、街头游园、风景名胜区等公共场所设置一批永久性的公益性广告牌、警示牌、保护栅栏,保护了城市绿化成果。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生态圈内现已登记挂牌保护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137株,各类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明显。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监控和纵失火犯罪打击力度,突出岳麓山风景名胜(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综合治理,加强松材线虫、松梢螟、竹蝗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严防了重大林业灾害的发生。

     整合林业、园林行政执法职责,2011年7月,长沙市将市园林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综合执法支队从市园林局剥离出来,移交市林业局管理,组建市林业和园林综合执法支队,林业行政执法职能得到加强。

     2005年启动了城市林业生态圈重点保护区域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从2011年起,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由16万亩扩大到50万亩,补偿标准由每年每亩20元提高到30元。2007年湿地正式纳入城市绿化建设和保护范围。城市绿化建设用地采取政府征用、租用集体土地、规划控制建设单位代征并留足绿化用地等方式,解决了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

     大力实施林木采伐指标入村到户工程,严格执行限额采伐政策,近三年,全市节约采伐指标160万立方米。

     针对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后,林业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新情况,创造性开展了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和林业管理方式转变工作,加快推进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保险、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林权配套改革。截止目前,全市共流转林地136.96万亩,流转金额5.85亿元;完成林权抵押贷款森林面积24.3万亩,贷款金额1.57亿元;213.66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全部参保,商品林参保逐步推进,累计投入经费314.85万元;建立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410家,参入农户3.37万户。

      绿色产业篇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产业,全力抓好以百万亩优质油茶、百万亩高效南竹、浏阳河百里花木走廊建设为主的“三百产业”发展,继续加大对油茶、南竹和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的鼓励和扶持。近四年来,通过新造和低改,全市油茶林面积达到88万亩,茶油年产值达到16.2亿元;南竹面积达到85万亩,南竹采伐年产值达到1.72亿元;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从事花木生产人员在20万人以上,面积和产值均超过全省的50%。2011年全市油茶、南竹、花卉苗木产业分别为林农增收4.7亿元、2.5亿元、3亿元。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突出抓好实木楼梯、仿古家具、竹木地板等精深林产加工业,培育了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全市“省级林产工业龙头企业”增加到35家,林产加工业年产值达到36.08亿元。

     充分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技术、信息、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以林禽、林畜、林药、林蔬、林粮、林苗、林菌、林蜂模式为主的林下经济,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总面积达到125万亩,产值达到11.3亿元。积极开发“森林人家”、“森林氧吧”、“森林会所”等特色森林旅游产品,打造了绿色经济新的增长点。仅以浏阳高坪镇为例,该镇森林覆盖率达70%,全镇80%的山林为生态公益林,利用区位和森林资源优势,该镇将双江、杨潭两村纳入浏阳市杨潭度假休闲区,建立休闲农庄近60家,推出摘农家果、沐森林浴等系列体验项目,每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实现产值3000万元。

      绿色文化篇

    大力实施森林生态文化工程,借助每年的“湿地保护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月”等森林资源保护活动,向公众广泛宣传森林科普知识。加强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麓谷公园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充分挖掘其美学价值、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森林生态文明。积极开展 “青年林”、“同心林”、“升学林”等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每年的3.12义务植树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长沙警备区等五大家领导带头植绿,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市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大力倡导市民认建、认养树木,市级领导带头到岳麓山认养古树名木,岳麓区咸嘉新村、天心区天一康园等小区市民认养树木蔚然成风,爱绿、护绿、兴绿正成为星城市民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 

Copyright © 2023 湖南省植物园官网   湘ICP备18003953号-1    营业执照查阅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竞网智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植物园路111号

电话传真:0731-85056369

  • 关注公众号免费预约

    关注公众号免费预约

  • 抖音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