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省森林植物园樱花湖畔成了人潮花海,盛开的樱花吸引了近万名游客。(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郭立亮 摄
本报记者 周月桂 张尚武
省植物园樱花节、常德桃花节、阳明山杜鹃花节、安仁油菜花节……灿烂春光里,三湘大地繁花似锦,各类花节层出不穷,加上高铁效应,彻底搅热了赏花经济。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省这一经济模式仍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竞争无序,相关产业链带动不强,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亟需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花资源”,盘活“花经济”。
现象:各类花节冷热不均
省植物园:樱花节日迎客上十万;炎陵梨树洲:漫山杜鹃盼游人
清明小长假,樱花盛开的省植物园人山人海。
尽管票价不断提高,东门、西门等售票窗口,前来赶樱花节的市民人挤人,从上午到下午一直排着长队。园内,樱花大道、樱花湖畔以及世界名花园内,到处都是前来赏花的游客。
园方统计,自今年樱花节开幕以来,省植物园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左右,远超去年同期,清明假期首日,该园便接待游客10万人。
除了本省游客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外地游客,尤其是武汉、深圳和广州等地的游客组团乘高铁来省植物园观赏樱花。省植物园党委书记王明旭介绍,植物园大面积的吉野染井樱花在热带地区无法种植,还有郁金香,对气温也有特殊要求,因此武广高铁与广深高铁联通后,来植物园赏花的广州、深圳游客明显多了。
与省植物园的“火爆”相比,同样是赏花,其他花展花节在人气上就输了不止一筹。
在我省最高海拔2115.2米的神农峰下,炎陵县新辟的策源乡梨树洲生态旅游景区,今年也办起了“云锦杜鹃花户外旅游节”。梨树洲景区杜鹃种类多达20余种,还拥有目前世界上保存面积最大的一处连片野生云锦杜鹃花林。
尽管资源珍稀,自杜鹃花节举行以来,这里每天接待的游客却只有千人左右。策源乡乡长黄明辉说,目前景区还未收门票,游客多来自株洲、长沙或邻近的江西。此外,景区现在仅有5家农家乐,共80个床位,接待能力也有限。
省林业厅森林公园管理局公园科负责人称,全省有上百个森林公园,每个都有丰富的花木资源,然而真正办起了花节,形成了规模的,只有省植物园樱花节和阳明山、大围山、莽山的杜鹃花节等少数几个。而在经济效益上,阳明山、大围山、莽山的杜鹃花节远远不可与省植物园的樱花节“同日而语”。
除省植物园外,全省大多数的公园里,百花灿烂,自开自落,少人赏识。
观点:赏花经济仍需深挖
景区:错时竞争;管理部门:科学规划,有序引导
地处长江中游,亚热带气候,有利的光、热、水、土等条件决定,湖南春天花儿艳丽。
烂漫春光里,人们纷纷到户外远足踏青,尤以赏花为乐事。因此,对于花卉主办方而言,在春季举办花卉展的经济效益也最好。各类花卉展在春季激烈竞争,给主办方也带来很大的压力。
事实上,游客一窝蜂地涌向省植物园是不理性的。省植物园负责人称,园区的理想接待能力在5万至7万人左右,日迎10万游客,对园区而言压力大。对游客而言,“人挤人”如何能够让人优雅地欣赏樱花之美?
“其实春有桃、夏有荷、秋有菊、冬有梅,花卉节会根本无需集中在春季,而可以一年四季轮流办。”省花卉协会负责人表示,应考虑在夏秋冬三季做好“赏花经济”的开发,与春季花展形成“错时竞争”。
以省植物园为例,该园举办的“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分为四部花曲:“春之歌”、“夏之恋”、“秋之色”、“冬之韵”,四季有花赏,花色各不同。春以樱花、牡丹为主,夏主要为盆栽荷花,秋天除向日葵外,还主打彩叶植物,冬天长沙天气寒冷,主要以各类室内花展为主。
此外,花卉的培育时间长、盛开时间短,在盛花期以外的时间里,同样应该充分挖掘其价值,举办与花有关的生态文化活动或科普活动等。省植物园去年举办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寻找珍稀植物”等主题科普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5月,该园还将举行全省科普活动周活动。
除季节性强、持续时间短这两个软肋外,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应配套服务设施的落后,也成为制约“赏花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省旅游协会人士称,如果只赚点门票钱,而不能吸引游客进行二次、三次消费的话,赏花游极容易走到尽头,但如果与本地美食、特色消费结合起来,赏花经济的产值会更大。据黄明辉介绍,目前梨树洲景区正在加强硬件建设,景区的土特产将统一改进包装、注册品牌,进一步延长赏花经济的产业链。
业内人士称,我省“花”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可以成为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但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未对散布各地的各种花节进行统筹和协调。
业内人士建议,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规划,大手笔整合资源,可提供详细及时的各地“赏花指数”,引导游人更加理性地选择赏花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