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字是象形字,“豆,古食肉器也”即本意是用来盛放食物(多为肉类)的器具,秦代之后假借这个字表示豆类植物及其籽实,后来这一意义逐渐成为“豆”字主要意义。而古代也用“菽”字作为豆类总称,而“菽”源于“尗”,这个字象豆子生出的模样,“尗”下半部为“小”像植物根系,而上半部分则和豆科植物萌发时两片子叶挺立而出的特征吻合。
人们现在最常食用便是大豆Glycine max,2018年的世界大豆产量为3.66亿吨,前三大生产国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合计占全球产量的81.99%,大豆除了作为粮食以外还是重要的加工原料,工业用途在500种以上。
在营养方面,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约占40%。古代记载“大豆多食,令人身重”,乍一看是好事呀!让人长壮实一点。另一方面大豆含有丰富的脂类,约占20%,还提及“食豆三年则身重,行止难”原来令人身重的意思是人长胖了。所以,均衡膳食,勤加锻炼身体确实是一条朴素的养生建议。
由于古代生产力落后,而大豆因为优良的特性一度成为主粮作物,西汉晚期《氾胜之书》便记载“豆生布叶,豆有膏”,人们当时就认识到大豆本身就具备肥美的养料,易种植。从史料和考古两方面能反映出大豆在东北亚地区广泛种植。在没有其它粮食选择的情况下,大豆是社会低阶层人民的粮食和军粮。但因为大豆食多胀气,又具豆腥味,于是古代劳动人民便致力于开发各种加工方法来利用大豆。
东汉《四民月令》就记载了制酱工艺,其中就有豆酱的作法,至北魏,《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豆豉是如何发酵制作。虽然《齐民要术》没有提及酱油,但将出现了“准酱油”,即豆豉汁和酱汁。最终酱油脱胎于豆酱、豆豉,成了中华菜中最重要的调味品。而在制作豆腐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腐乳”、“臭豆腐”等食材。随着科技进步,通过大豆蛋白还制造出了“人造肉”,一颗小小的豆子在历史的舞台上回旋环转,步入C位,它是真的很优秀,而研发、总结这些技术的人也很优秀。
陆游有诗句“菽水欣欣每尽欢,仁贤不必袭衣冠。”表达的意思为尽管家里生活清贫,仅有豆与清水可供食用,人的心情却依然愉悦。“菽水”本是粗茶淡饭,后逐渐形成了晚辈对长辈的奉养,这一文化意象。